现行“春节”今年整百岁 传统春节历史逾四千年发表时间:2013-02-10 18:39来源:网络 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民俗专家介绍,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4年开始的,加上今年春节,现行春节整整“100岁”了。 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中国人习惯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据文献资料记载,我国传统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春节”被称为元日、新岁、元正、元旦、正旦、三元日等,民间习惯称为“年”或“大年”。 1913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到2013年农历蛇年春节,我国现行‘春节’整整满‘100岁’了。”王来华表示,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是炎黄子孙精神情感的升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图的就是新年里合家欢聚,幸福美满,团团圆圆。”
文章分类:
文明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