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和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服务于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学校应为教师营造基于实践的教研环境,以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课改工作持续深化。 校本教研依托的是学校自身的资源和特色,解决的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反映的是学校的教研文化,体现的是学校的实践精神,追求的是措施改进、师生发展和质量提升。校...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很多误区,话题空泛、无的放矢、无法吸引教师主动参与、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等现象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只有兴利除弊,才能达到预期的教研效果。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落实新课改的重要“载体”。但在现实中,校本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存在误区。下面结合问题进行一些具体剖析。 选题空泛,缺乏针对性 校本...
在实验课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课中思维得到真正有效的激活和发展。 在以往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了按照实验方法、步骤来设计课堂教学,忽视了从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设计教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开展“以学生...
在传统教学视野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听讲能力、记录能力、应答能力等,而在新课程视野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能力。 在基层学校,课改以后普遍出现了三大问题:一是教学进度慢,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学没有了深度和广度,影响了学生知识体系建构;三是学生之间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分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
随着教改的深入,各地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地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不足,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流于形式。比如,一些课堂的“活跃”仅仅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混乱,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一些课堂教学评价过多关注表象的东西,偏离了评价的本真与宗旨。课堂教学手段僵化,过多地依赖多媒体,不再考虑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不考虑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和教师...
编者按:近来尝试“翻转课堂”的学校逐渐增多,各种相关的实践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教师阵营因此迅速分成左中右:一些教师积极参与,一些教师坚决反对,也有一些教师持观望态度。作为专业教育媒体,我们试图客观展示这种改革初期的阵痛,并希望由此引发一线教师的深入思考。同时我们特邀相关专家对一些实践困惑给出了解决方案。 2013年,我们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与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合作,选了五所...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丁念金访谈 编者按 “翻转课堂”是契机,也是挑战,它以信息技术作为外在条件,但不能简单理解为信息技术“颠覆”了课堂,要警惕课改的唯技术化倾向。课堂改革不应被新技术所捆绑,而应当重新思考教育与学习的观念,重建师生关系。深入思考“翻转课堂”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改革的关系,有助我们看清时下课堂改革的弊端,引以为戒。 课堂改革不应被新技术捆绑 记者:有...
高阶思维在国家战略与学习研究中都受到高度重视。在当下常态的课堂中,高阶思维又表现在哪些方面?高阶思维的边界在哪里?高阶思维在学习中有哪些表现?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所谓高阶思维(higher-order thinking),是上海市绿色指标中的一个维度,主要测量学生在学科上的高级认知水平。在2012年的PISA测试中,以数学为例,上海学生的表现引人瞩目。PISA描述了6个数...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在美国日渐流行。所谓翻转,主要指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课后复习、做作业、然后参加考试。在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先通过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到了课堂上,做一些实践性的练习,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会进行指导,而不是当场授课。学生进行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合理设计问题,适时追问,能推动学生思维的层层递进。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思维经过记忆、理解到分析、综合、评价,实现了思维层次的逐步提高。 日常的思维,就像我们普通的行走能力一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高层思维能力,就像百米赛跑一样,是一种技术、技巧上训练的结果。赛跑选手需要训练才能掌握百米冲刺技巧,同样,思维能力也需要相应的教学支持。 教师设计的问题 《直角三角...